(2025年10月8日第六届第二次教代会修订)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客观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优秀教师评选办法
名额为年级一线教师人数的20%,分高考科目教师和非高考科目教师两个系列进行评选。(一)师德评议(15分)
学生评议满分5分,教师互评满分6分,考评领导小组评议满分4分。
(二)教学常规(15分)
教案编写满分5分,作业批改和知识整理本检查满分5分,听评课满分5分。
(三)教学成绩(40分)
1、班级成绩(20分)
同类班级按总分平均分增幅进行中排名,排名最高的计20分,排名最低的计10分,根据班级总分平均分增幅排名等差计分,执教多个班级的取平均分。
2、单科成绩(20分)
每学科全体教师按学科成绩平均增幅和班级参考人数的学科平均分进行综合排名,排名最高的计20分,排名最低的计10分,根据同学科成绩排名等差计分,执教多个班级的取平均分。
说明:非高考科目任课教师成绩根据学校抽测结果进行相应计算。
(四)教师行为规范(20分)
依据教师行为规范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排名最高的计20分,排名最低的计12分,根据排名等差计分。
(五)出勤情况(10分)
考评期内出全勤者计10分。病假一天扣0.2分,事假一天扣0.4分(经学校批准的婚假、产假、丧假和外出学习等在规定时间内不扣分);签到考勤迟到或早退每周超过两次部分每次扣0.1分;不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缺勤的每晌扣1分;无故缺课的每节扣2分;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升旗仪式、年级例会、学校集会等)缺勤一次扣0.5分。本项扣分累积扣完10分为止。
(六)其他工作
1、执教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主讲人市级计2分、县级计1分、校级计0.5分。
2、在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与从事专业相符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千字以上论文,国家级加0.6分、省级加0.2分。
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办法
名额为每年级3人,候选人为所在年级年级管委会及以上领导干部,由所在年级年级管委会及以上领导干部共同推选。
三、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办法
名额为年级青年教师总人数的4%,侯选人为年龄在40岁以下且任职满一年的一线教师。依据优秀教师评选名次,从未入选优秀教师的第一名开始,顺序选取年龄在40岁以下且任职满一年的一线教师。
四、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办法
名额为年级备课组长总人数的20%。(一)教学计划及总结(5分)
各备课组在学期初按时交教学计划及周教研计划,学期末交工作总结。未按时交的备课组,每项扣2分;未交的备课组,每项扣5分。
(二)集体备课(30分)
依据集备汇总积分按三档计分,比例为3:5:2,第一档30分,第二档20分,第三档10分。
(三)教学常规检查(10分)
教学常规检查项目为教案、听课记录和知识整理本,按各项本学科教师的平均分进行排序,按照3:5:2的比例分为三档,第一档10分,第二档6分,第三档2分。非高考学科只计算教案和听课记录两个项目。
(四)教学成绩(16分)
依据参加市联考本学科排名计分,第一名16分,最后一名4分,按照平均得分进行拉差。
(五)民主评议(24分)
1、学生评教8分。依据本学科组所有教师平均分,第一名8分,最后一名2分,按照平均得分进行拉差。
2、教师互评8分。依据本学科组所有教师平均分,第一名8分,最后一名2分,按照平均得分进行拉差。
3、领导评议8分。依据本学科组所有教师平均分,第一名8分,最后一名2分,按照平均得分进行拉差。
(六)办公室卫生(15分)
依据学校检查汇总结果进行排名,第一名15分,最后一名4分,按照平均得分进行拉差。
五、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名额为年级班主任总人数的25%。1、民主评议(15分)
由考评领导小组根据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综合评议。
2、班主任测评结果(15分)
依据各班学生对班主任测评结果。
3、班级学习成绩考核(30分)
依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增幅计算。同类班级中增幅最高的计30分,最低的计15分。根据班级成绩增幅排名等差计分。
4、班级量化管理成绩(30分)
以级部为单位,按每学期各班级量化管理成绩排序,以1:1:1:1划分四个档次给分,依次计30分、27分、24分、21分。
5、稳定生源考核(10分)
各班级以每学期开学后注册的学生数为准,每流失一名学生扣2分。从外校转入的学生不能顶流失的学生数目。
说明:
1、每学期结束后评选推选一次,学年总评依据两个学期得分之和进行排序推选。
2、考评结果作为推荐评选各类先进的重要依据。
3、各年级可以根据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单县第二中学
2025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