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师大讲堂第二讲:师德与课堂

2018-04-29 22:32:49点击次数:2261

师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法规范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一、爱国守法

自觉遵守,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权利,立德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爱岗敬业

师德的基本要求: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工作装在心里,抓好落实,高质量就是把小事做好,把常规做细,把细节做细,落实就是要速度、正确、到位。展示才华的舞台,工作中成长。履行岗位,没有商量,完成任务,没有借口。不讲条件,只讲结果(创造条件),不讲困难,讲成功。

三、关爱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关注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人格、平等公正,安全健康

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肯定,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正确对待学困生。

一讲民主,二讲科学

四、教书育人

教学相长,师生发展在课堂。慢的艺术,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静待花开。高水平教师教方法,低水平教师教知识。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尊重个性差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培养好品行,教给学生三件事:学会做人(感恩),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知识、能力、应用)

五、为人师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一个人可以没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但不能没有基本的人文修养。服务意识、团队意识。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合作就没有力量,合作永远大于竞争。

六、终身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习能力。业务精湛是第一要素。博览群书文化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都有追求,让优秀成为习惯。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口袋里,但却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谈读书

身心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松静匀乐。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回归内心的纯真,远离浮躁,向幸福出发。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个目标:提高效益

两个支点:1、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生。高水平教师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和科学方法

三个途径:

说教材。

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材。

1、说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或分段目标。

2、本学段或本册书,一个单元的内容标准。

3、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制、内容结构。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同课异构

说建议:

5、说教学建议

6、说评价建议,评价什么?怎么评?

7、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课例分析

看演讲:

8、能脱稿演讲。

9、语言流畅、简介、生动、教态自然大方。

四个环节

研读课标

1、国家依法制定、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研读课标:磨刀不误砍柴工、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用一生备课——备课于心最重要。

钻研教材

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白教。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化静为动,激活教z资源。联系实际,活用教材资源;合理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了解学生

知识状况、学习能力、兴趣、愿望、最近发展区、经验与情感结合。

撰写教案

用心、有形与无形、实在、实用。设计练习,把练习纳入课堂。

上课五步骤

平实 、真实、扎实、有效、艺术

上好一堂课、上一堂好课、上好每堂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讲授:少一些正确的废话、激情、生动、有趣、简洁。

提问:误区: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关注结果,忽视规律;求标准答案,排求异思维

点拨:启发、思维、举一反三;教育不是把脑袋装满,而是让思维飞跃。

练习:变式训练、拓展提高。

反馈:及时,诊断。

教得有效、学得快乐、考得满意;教是为了不教,以学为中心,不是教了多少,而是学了多少。

关注新课改

一、变化

定位 :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素养 :精选重组了教学内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单元、任务群、模块、情景化、与时俱进

标准: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对接;教学、评价、考试

指导性: 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全面而有个性。升大学

适应社会生活。职业发展

结构: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内容: 创建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不同水平、因材施教

对接:增强了指导性

二、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实施

力争形成新的观念体系:立德树人、学科素养、核心能力

力争构建新的教学结构:环节性变革、结构性建设、不断探索、相对稳定

力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学业水平、综合素质、高考命题、高校录取

力争强化新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点上尝试、面上推广

四、山东实施新方案,教学制度安排

1、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创新实践。

2、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和特色化发展机制,启动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

3、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制度。

4、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合作,“2+1”培养模式,分类考试、职业意识、专业兴趣。

5、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认知,选修,职业,志愿。

6、加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7、建立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标准、评价、改进、提高。


上一篇:原单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在荣来我校作“师德与课堂”专题讲座

下一篇:原市教研室主任韩建华来我校作“教学改革改什么”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