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副主任王振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怀着崇敬与追思,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清明,既是踏
青寻春、寄托哀思的时节,更是缅怀先烈、传承先烈精神的时刻。
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山河无恙,是英烈以热血铸就。
当我们站在校园里仰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是否想过它的经纬,是南湖红船点燃的星火织就,
它的鲜红,是长征路上湘江血战的晚霞浸染;它的飘扬,是上甘岭坑道里战士紧握的布片托起。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是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生命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我们脚下的土地,每一寸都曾被热血浇灌。他们中,有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有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在西南渣滓洞中,江姐用磨尖的竹签写下“黎明就在眼前”;在朝鲜长津湖畔,保持着冲锋姿态的“冰雕连”永远凝固成十几岁的青春。他们不是史书中的符号,而是一群鲜活的生命,有人新婚三天奔赴战场,有人放弃留学机会隐姓埋名,有人本可锦衣玉食却选择烈火焚身。他们与我们一样爱看春花秋月,却甘愿为看不见的光明献出一切。用铮铮铁骨托起希望,用生命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同学们,青春接力,你们当以先烈为前行动力。
清明不仅是回望历史的时刻,更是考问初心的契机。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和平与繁荣,更是一种精神的火种——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或许不需要像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同样需要以奋斗诠释青春的重量。
先烈们用生命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于享受了多少安逸,而在于为时代、为人民贡献了多少力量。面对科技攻关的“卡脖子”难题,我们能否像先烈攻坚克难一样勇攀高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我们能否如他们坚守信仰一般百折不挠?华为“天才少年”稚嫩的肩膀,扛起打破芯片封锁的重担;贵州“天眼”基地的90后工程师,在深山守护宇宙的脉搏;中印边境冲突时,00后战士张开双臂的背影写下“清澈的爱”。如今的你们正值青春年少,应有方刚血性,你们风华正茂,应有雄心壮志,你们意气风发,应有报国志气。
同学们,尔辈当自强。
青春的我们,脚下是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肩上是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今天的中国,“天问”探火、“蛟龙”入海,乡村振兴、大国制造……处处都是青春的战场。现在的你们或许平凡,但不能甘愿平凡,平凡亦能成就不凡。现在的你们可能遇到了低谷,但是只要不停地走,总能到达顶峰。现在的你们可能生活困顿,但是打败困顿我们就是辉煌。
同学们,当你抱怨课业繁重时,请记住:黄旭华院士为研制核潜艇,30年没回故乡,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当你沉迷虚拟世界时,请看看:梁文峰团队为中国领先世界日夜奋斗,让世界为中国点赞。真正的青春,从不在躺平中绽放。让我们铭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先烈们的长征是救亡图存,而我们的长征,是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创新开拓未来。
课堂即战场:解一道方程,是为攻克科技“卡脖子”难题筑基;操场如疆场:强一分体魄,是为锻造民族精神筋骨蓄力;当有人困顿于“躺平”“内卷”时,华为天才少年在实验室突破芯片桎梏,请记住:这就是先烈们梦想的续集,这就是青春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老师们、同学们,清明雨落,万物生长。英烈们播下的精神火种,正在我们的青春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以先烈为镜,照见初心;愿我们不负韶华,以青春之我守护这盛世山河,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谢谢大家!